清明節后,艾葉拔高。南陽一家艾灸公司的負責人李曉,期待著自己的官司改判,艾灸生意能早日重啟。
由于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從2017年開始,南陽不少艾灸企業因專利侵權頻繁被訴訟影響——盡管最終通過“宣告專利無效”而“翻盤”。
吃過了知識產權的虧,如今,南陽艾灸企業“被迫”走上專利申請之路。
因專利侵權 南陽艾灸企業被“割韭菜”
只是賣點兒艾灸產品,李曉沒想到自己會吃官司。
李曉是南陽市水木榮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這家公司主營艾灸器具生產加工銷售。在河南南陽,像李曉這樣的企業非常多,南陽當地野艾漫山遍野,自上世經90年代起,一批艾草產業的拓荒者就把艾草視為瑰寶,研發出各種各樣的艾炙產品,當地也成為全國最大的艾灸加工基地。
早在2010年前,當地艾灸企業就生產銷售一款名為“艾艾貼”的艾灸裝置。李曉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大的“艾艾貼”的生產銷售公司。但2017年下半年,南陽市水木榮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卻被廣東清遠王某以侵犯艾灸裝置專利權起訴至法院。
“我當時對專利侵權沒有太多認識,甚至都沒去應訴。”李曉說。
最終官司毫無懸念地敗訴,并且依法生效。
代價是:李曉在電商平臺的網店賬號被封,沒法賣貨了,他的一些消費也被限制。網店被封,對他來說,損失了一年一二十萬的利潤,更重要的是客戶流失。
與同行交流后,李曉才發現,自己的遭遇是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專利侵權,南陽不少艾灸企業被“割韭菜”。
根據鄭州知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掌握的數據,僅在2017年,就有超過100家南陽艾草加工、銷售企業被起訴,大量產品從多個電商平臺下架,企業賠償金額有數百萬元。
努力改進產品 卻沒有一家企業申請專利
為了讓當地企業擺脫困境,南陽宛艾產業協會找到了知識產權顧問季發軍,幫助企業處理集體面臨的侵權訴訟。
同樣是南陽人,季發軍對南陽的艾灸產業也非常有感情。
在南陽走訪企業時,季發軍了解到,其實早在2005年前后,“艾艾貼”就已經被南陽企業生產出來并在市面上銷售,南陽當地企業隨后也通過刻苦鉆研,對產品進行了改良,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家企業圍繞產品申請過專利。
或許是看到了產品的良好前景,廣東清遠的王某就將類似的產品申請了一個名為“艾灸底座結構及艾灸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ZL201420492182.4,申請日為2014年8月28日,授權公告日為2015年1月14日。
2017年,隨著相關產品在市面上銷售越來越好,他就拿著專利開始對南陽銷售相關產品的企業起訴,涉及線上、線下等多個銷售渠道。
河南商報記者從阿里巴巴法務獲悉,僅阿里平臺上針對南陽艾灸產業的專利訴訟,案件量目前超過600起。
一張訂單 宣告了那些“割韭菜”專利無效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只有將涉訴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才能徹底解決南陽艾灸企業頻繁涉訴的問題。”季發軍說。
2018年7月11日,李曉聘請代理人季發軍,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季發軍這時候發現,其實此前該專利已經有4次被請求無效宣告,但都沒有成功。
因此,季發軍這次做了充足的準備。他從專業角度,尋找了多條可以讓專利宣告無效的扎實理由。此外,還找到了“在先訂單”,也就是商家在專利被申請之前的有效訂單,用以輔助商家證明涉訴專利技術已是現有技術,不符合專利授予條件。
“這個訂單并不好找。”季發軍說,線下的訂單證據非常難以固定。
幸運的是,李曉的公司早在2014年7月31日就在1688平臺上產生了相關產品的交易訂單,早于涉訴專利申請日2014年8月28日,且有多幅圖片全面展示貨品的技術特征。河南省南陽市宛都公證處給這個訂單出具了公證書。同時,阿里巴巴也出具證明,顯示訂單真實和交易快照的不可修改。
相關證據隨后被提交法庭,也被提交給國家知識產權局。2019年4月1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第39912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宣告涉訴專利權全部無效。
從2017年至今,南陽艾灸申請專利600多項
“有了專利無效的決定,接下來官司就好打了。”季發軍說。
李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2019年4月以后,涉訴商家紛紛把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的專利無效審查決定書提交到法庭,逆轉訴訟的南陽艾灸企業已有一二十家。
河南商報記者登陸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到有關王某艾灸專利相關文書400多份,浙江、江蘇、廣東等多地法院二審改判“駁回王某所有訴訟請求”。阿里巴巴法務專家介紹,平臺商家涉訴案件目前已全部撤訴。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上述“割韭菜”專利無效之前,李曉的官司就已在一審敗訴,判決已生效,所以他向浙江省檢察院提出了申訴。隨后,浙江省檢察院向浙江高院提起抗訴。2019年8月27日,浙江高院作出再審決定書。
今年4月1日,李曉終于等來了好消息,案件在杭州中院再審開庭。他期待著,官司改判后自己的生意能早日重啟。
吃過了知識產權的虧,南陽宛艾產業協會已在申請國家地理標志、原產地保護標志、有機種植認證上動作頻頻,很多生產廠家也在布局專利。
“現在,誰做一款新產品,就開始申請專利。大家都很注意了。”李曉說。
季發軍也給河南商報記者檢索了一組數據,從2017年開始,網上公開數據顯示,南陽當地艾灸企業已累計申請專利692項,這個數字與之前比增加了數十倍。
統籌:趙強
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