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處在全面轉型升級的關鍵期。
019年9月,全球制造業PMI為48.7%,連續第6個月環比下降。全球經濟下滑風險持續,工商企業受到沖擊,為應對這種局面,創新發展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市場,已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商貿物流+供應鏈金融
商貿物流銀行是供應鏈金融的一部分。供應鏈金融是近年來很火的一個概念,與傳統金融不同的是,供應鏈金融更加深入地參與到了供應鏈的每個環節,參與者不僅有金融機構、上下游企業,還有科技金融公司、電商以及第三方服務公司。
通過金融科技的賦能,加上對整個供應鏈環節的把控,一方面更精準的讓金融服務實體,一方面也降低資本流動的成本,這是一件雙贏的事。
事實上,鄭州銀行早就在商貿物流領域布下“先手棋”。2016年鄭州銀行就將打造“商貿物流銀行、中小企業融資專家、精品市民銀行”作為戰略路徑,商貿物流銀行更是戰略定位中最核心的定位。
作為河南省首家、全國第十家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鄭州銀行的地域優勢在不斷彰顯。
近幾年來,河南省GDP總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五位,具備輻射4億人口的市場空間,更是中原地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其物流和游客吞吐量在中部城市中也是居首位。這種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為鄭州銀行建立商貿物流銀行起到了極大的助力。
商貿物流銀行聯盟的構想是打造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上有銀行、有電商,有行業龍頭,相互之間協同發展。其中銀行免費為聯盟提供金融服務科技,像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之類的應用,通過金融科技賦能,加快實體經濟的升級轉型,使得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的四流合一,融合發展。
商貿物流銀行不僅是供應鏈金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鄭州銀行戰略定位中最核心的定位。
打造“五朵云”
“五朵云”是鄭州銀行著重打造的商貿物流服務體系。“五朵云”,是指“云物流”“云交易”“云融資”“云商”和“云服務”,對應的五大功能解決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四流合一問題,為鄭州銀行特色物流類產品鏈建設提供強助力。
“五朵云”平臺的強內核加上商貿物流銀行聯盟擴展能力,二者互相依托、互相助力,構建了鄭州銀行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為中小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提供借鑒參考,也為廣大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解決方案。
目前,“五朵云”的云交易、云融資、云物流、云商、云服務等平臺均已上線運行。除此之外,鄭州銀行正在建設涵蓋國內貿易融資、國際貿易融資、外幣投資、外匯資金交易等業務的供應鏈金融產品體系;構建了4大類別、15個子產品的物流金融產品體系,精準對接行業鏈條。其中,在“云商”平臺上推出核心企業電子付款憑證——“鼎e信”,是核心企業優質企業信用的載體,可為“云商”平臺上中小微會員企業提供高效賬款清分、低成本應收賬款轉讓融資等服務。截至目前,平臺客戶之一中建某公司已為其上游100多家中小微型供應商“鼎e信”融資,戶均融資金額300萬元。
在《鄭州銀行2016-2020年發展戰略規劃》中,鄭州銀行表示要將商貿物流銀行建設成為全國銀行業的標桿,如今規劃雛形漸現。至于鄭州銀行的“五朵云”功力幾何,看聯盟近期發展成績就是觀察落地效果最直觀的窗口。
在2019年10月18日的“中國商貿物流銀行聯盟一屆二次會員擴大會議”上,15家銀行及企業等通過會議表決加入聯盟。至此,該聯盟副主席單位增至7家,聯盟理事單位增至18家,聯盟成員達到47家,涵蓋金融機構、物流、電商等領域;為促進聯盟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通過會議表決,物流、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三個專業委員會集體成立。19日召開的2019第四屆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峰會暨第三屆中國商貿物流銀行聯盟峰會還正式發布了《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發展報告(2019)》《中國商貿物流銀行研究暨行業發展報告(2019)》,全面展現我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成果。
上述成績單見證了鄭州銀行的強蓄力,也將為新一年發展提供更高起點。
機遇與挑戰
在2019第四屆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峰會暨第三屆中國商貿物流銀行聯盟峰會上,中國商貿物流銀行聯盟主席、鄭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天宇致辭表示,經過一年多的積累發展,商貿物流銀行聯盟運作機制不斷成熟,聯盟成員日益壯大“,五朵云”平臺完成上線。萬事俱備,下一步就是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聯盟真正發揮作用。
他指出,本次聯盟的主題是創新、融合、賦能、共贏,這是“五朵云”平臺的強內核加上商貿物流銀行聯盟擴展能力,二者互相依托、互相助力,構建了鄭州銀行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
今后聯盟的發展方向。聯盟有銀行、有電商平臺,有行業龍頭,匯聚了金融商貿領軍企業,今后將共同打造銀企協同平臺,免費為聯盟平臺提供金融服務科技,深入拓展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的應用,加速金融科技賦能,創新商業模式和業態,發揮聯盟成員互補優勢,加快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的四流合一,融合發展互利共贏。
目前中小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仍處在初始階段,也存在一些問題,鄭州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申學清在峰會上做出如下總結。
一是區域性限制。中小銀行多為地方性銀行,除少數外,不能跨區域設立機構。而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大多遍布全國。單靠一家銀行,較難把控異地業務風險,也很難為全鏈條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二是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當前大多數供應鏈金融平臺,提供面向所有行業的產品,缺少針對行業的個性化細分產品,難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差異化需求。
三是產品同質化易導致價格戰。核心企業是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關鍵,也是稀缺資源。當前各家銀行依托核心企業推出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及產品具有相似性,其中部分大型銀行資金成本低、授信利率低,中小銀行不具備利率競爭優勢,對業務開展不利。
四是對科技水平要求較高。相比于五大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城商行科技實力普遍薄弱,難以獨立開發出供應鏈金融平臺,需要從外部購買技術,不利于打造區別于其他銀行的核心科技競爭力。
今年以來,國務院、銀保監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提倡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供應鏈金融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抓住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機遇,實現自身發展和服務中小企業的雙贏,毫無疑問,在這方面,鄭州銀行已經走在了前列。鄭州銀行“五朵云”平臺將逐個擊破供應鏈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行業客戶的難點、痛點,持續為鄭州銀行發起成立的中國商貿物流銀行聯盟提供切實高效的業務工具,下一步,中國商貿物流銀行聯盟也將繼續擴大與相關領域核心企業的合作,吸收全國知名城商行、農商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券商等金融機構,以及前50大電商企業、前50大物流企業、300-500家上市公司的加入,真正實現互利共贏,助推我國供應鏈金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以及金融科技的支持下,供應鏈金融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多重賦能下,“新鄭銀”在路上。(吳靜 沈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