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趟”。
這是政府承諾,也是民生期盼。
在新金融時代,建設銀行成為把脈政府社會治理最為特殊的連接者,積極打造智慧政務服務平臺,助力政府服務提質增效。從“B端賦能:做企業全生命周期伙伴”到“C端突圍:做百姓身邊有溫度的銀行”,再到“G端連接:成為國家信賴的金融重器”,建設銀行的轉型和重構,正重新定義著新時代背景下銀行的新功能與新未來。
用金融科技結合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參與智慧政務建設、數字政府建設,構建公共服務生態體系,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數字中原,對于建行河南省分行而言,已經從最初轉型規劃時的口號變成了日常的實踐行動。
科技賦能政務,讓政務服務更智能
“你看,就這樣在手機上輕輕一點,提交資料就能辦理預審批,還能實時查看辦理進度,只跑一趟就能辦完。”安陽的出租車司機牛師傅說道,“真是為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
這幾天,剛剛通過安陽智慧城市政務服務平臺辦理好出租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核發的牛師傅,逢人便說這一平臺的方便快捷。
去年5月,建設銀行和安陽市政府聯手將安陽網上市民之家升級為安陽智慧城市政務服務平臺,在全國首創“互聯網+政務+金融+多場景便民應用”的服務模式,使城市管理更加智能、政務運行更加高效、群眾辦事更加便利。
目前,安陽市已有38家局委入駐平臺,1159個行政審批事項具備在線辦理的功能,會員量達到51萬,單日訪問量峰值1.5萬次,百姓網上辦事線上線下互動433萬筆,在線結算10萬筆。
借鑒安陽智慧城市政務服務平臺模式,截至9月底建行河南省分行累計實現與12個地市、13個縣區的智慧政務合作,全省合作覆蓋度不斷提升,這背后折射的是建行以金融科技推進政務智能化的鏡像。
建行河南省分行攜手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發“河南省建筑工人培育服務平臺”,加速了新時期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培養;創新“蘭考模式”,將建行政融支付系統接通縣域政務服務系統,實現便民繳費事項線上全流程繳費;聯合河南省工商聯打造“智聯惠企”,方便廣大民營企業享受“一站式”政府及金融綜合服務……建行河南省分行的政務服務“朋友圈”正不斷加速擴容。
民之所盼,民之所需,是科技創新的落腳點。建行河南省分行借力金融科技先發優勢,主動走出銀行網點,不斷創新政銀合作模式,為政務服務插上科技的翅膀,推進金融數字力向民生溫度滲透,助力“數字中原”踏上新征程。
銀政“跨界”融合,讓銀行服務有溫度
去銀行網點能辦啥事?
大多數人都會給出這樣的答案:存錢取錢、轉賬匯款、購買理財等等跟錢有關的事。
然而,建行河南省分行卻想說:“除了這些,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2018年10月22日,隨著一份營業執照在建行鄭州自貿區中興路支行的營業大廳緩緩打印出來,建行河南省分行依托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將工商登記注冊服務窗口延伸到銀行的“政銀通”服務在全國自貿區內率先推出,從此企業在營業執照審核通過后,不用再跑工商窗口,在家門口就能申領了。
“沒想到在建行不僅可以申領營業執照,還可以直接打印。”順利打印出營業執照的宋先生對著建行的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以前辦理營業執照,審核通過后,工商窗口還需要1到3個工作日的制證時間,你們當天就能打出來,建行速度真是杠杠的。”
90后的小胡同樣沒想到,自己居然在家門口的建行大廳里完成了機動車的抵押登記。
“我昨天還納悶為什么約我到建行網點來,原來你們這里有個警銀便民服務站啊,真是太方便了。”
建行的工作人員告訴小胡,將來在這里他還能辦理小型、微型載客機動車補、換領機動車車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補、換領機動車駕駛證及相關聯系方式變更等多項業務。
“政銀通”和警銀便民服務站,不僅是市民家門口的“工商局”、身邊的“車管所”,更是建設銀行“跳出金融做金融”,奮力劃出優美“第二發展曲線”的縮影。
以科技的力量造福大眾,以金融的智慧回饋社會。對建行河南省分行而言,以科技賦能政務智能化、以科技完善網點服務便利化,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科技轉型,更是要利用科技去破冰服務鏈條,幫助政府更高效地打通信息孤島、完成業務梳理和流程再造,將城市的政務服務向所有人敞開大門,讓每一位平凡的老百姓都能在手機上、在家門口、在任何有建行服務網點的地方享受到便捷的服務。(于曉洋 李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