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央行意圖,市場認知略有分歧。央行開啟“降息周期”的預期略占上風,但是在諸多因素制約下,市場資金依舊謹慎。
央行公告昨日早間一經發布,即刻刺激國債期貨各合約聯袂大漲。其中,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2003一度大漲逼近0.5%,再度臨近牛熊分界線。
“此番期債上漲有一定跡象。此前十年期品種跌至97元附近,已出現不錯的買點。央行下調逆回購利率無疑引領反彈向更深層面發展。”新湖期貨分析師李明玉昨日告訴記者。
有機構人士認為,央行先后調降一年期限MLF和7天逆回購利率,標志著利率走廊正式開始下調周期,未來很有可能步入1996年以來的第4個降息周期。
“與此前央行采取寬松手段不同,雖然央行當日調降了逆回購利率,但資金依舊偏緊。”銀河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劉丹表示。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DR007均值分別2.52%、2.54%、2.59%,呈現逐季走高的局面。從利率趨勢來看,11月整體利率目前基本呈現持續上行狀態。其中,昨日DR007加權平均價格為2.7418%,依舊處于高位,表明市場資金面仍然呈現一定的壓力。
劉丹表示,從中國經濟韌性和海外降息周期看,形勢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中國經濟有望結束調整步入觸底反彈階段,美聯儲降息步伐也有可能進行調整。因此,在當前格局下并不支持過于樂觀的降息周期。
“從穩增長角度看,此舉有望壓低銀行負債成本,從而調降實體經濟融資利率。對于債市更應謹慎,而股市偏樂觀一些。”劉丹認為。
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債市震蕩格局暫未打破,收益率有效突破前期低點的難度依然很大,但收益率向下突破可能性已經顯著高于向上突破。但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不確定因素很多。在處于周期底部的背景下,全球經濟企穩是可能的,從基本面角度對債市形成制約。(來源 上海證券報 見習編輯 張惟一 王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