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間,阿里巴巴將部署在線下數據中心的上萬個應用、數以十萬計的服務器、數百萬容器向公共云平臺遷移,而消費者和商家對這個“飛機換引擎”的過程毫無感知,實現核心系統100%上云。今年的訂單創建峰值更是高達54.4萬筆/秒,是2009年第一次雙11的1360倍。
“不是任何一朵云都能經受這樣的考驗,只有阿里云可以,飛天云操作系統是一朵完全自研的云,也是中國唯一自研的云。”張建鋒表示,阿里云可以承載阿里巴巴這樣萬億規模的核心系統,是全球第一個做到的。
技術新紀錄背后是阿里巴巴歷時10年投入的中國唯一自研的飛天云操作系統。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的技術創新將“零時差”在云上輸出。據悉,阿里巴巴是全球首家將核心系統100%運行在公共云上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亞馬遜、微軟、Google,都尚未邁出這一步。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不久前談及天貓雙11時表示,“相比銷售數字,我更關心技術的峰值”。2009年阿里開始自研云操作系統飛天,2011年首次應用自研數據庫Oceanbase,2014年實現異地多活,2015年實現混合云彈性架構,2018年首次應用神龍服務器,2019年實現核心系統100%上公共云。飛天云操作系統、自研服務器、云數據庫、數據中臺、業務中臺、AI技術等是核心系統100%上云背后的基石。
今年天貓雙11全面采用的正是神龍服務器,解決了困擾云計算行業的虛擬化性能損耗問題。“今年雙11已經有超過10億筆物流單,這其中的每一筆訂單、每一次交易、每一筆支付、每一個包裹都不能出錯,這是非常大的技術挑戰。”張建鋒介紹道,云計算還將讓天下所有客戶都能具備與阿里巴巴同等的計算能力。
此外,2010年阿里巴巴開始研發Oceanbase數據庫,期間率先去掉對“IOE”的依賴。2019年創造新的TPC-C數據庫基準性能測試世界紀錄,成為首個登頂全球權威測試榜單的中國公司,與云數據庫PolarDB一起成為數據庫行業的雙峰。
張建鋒向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透露,阿里巴巴自研的含光芯片將在明年的天貓雙11大規模應用。今年,AI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這個全球最大規模的商業協同中,熟練運用11種語言的客服小蜜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擔了大部分客服咨詢,AI指揮的倉儲機器人讓發貨能力提升6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編輯 劉夢鴿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