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沒有人知道鄭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簡稱奧體中心)最終的模樣。
2016年10月份啟動建設時,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工人們只知道他們要建一個長得有點像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一樣的體育場,2019年,這里要舉辦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將近三年的時間里,數千名建設者一天三班倒地建設著這個龐然大物。最終,建成了體育場直徑約300米、鋼結構重達2萬噸、總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主場館可容納6萬人的鄭州新地標。
奧體中心建設者短視頻引眾人點贊
9月8日晚,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市中原區的鄭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幕。此時,來自河南省柘城縣的李凱則在自己的抖音號上,發布了一段工人們坐在未建好的奧體中心看臺上的視頻。
“今天你們坐在里面,這是當時我們坐在里面,兩種畫風!”視頻的配文,李凱如是寫道。畫面中,數十名頭戴黃色安全帽,手拿工具的工人,正坐在還未安裝座椅的奧體中心看臺上,一名頭戴白色安全帽的管理人員面向工人們。
視頻的背景,是正在建設中的奧體中心。水泥灰的配色,與如今的光鮮亮麗相比,少了一些活力;塔吊、吊車還有滿地堆積的建材,與如今的整潔相比,多了一絲雜亂。
視頻發布后,李凱的抖音號“炸了”。6000多個點贊,300多條評論,讓李凱第二天早晨醒來時有些不知所措。“這就是當時上班之前管理員在點人數,每天都會做的一件小事,沒想到能有這么多人點贊。”此前,李凱的抖音視頻最多只有十幾個點贊。
24小時不停施工 臨近封頂7天7夜沒睡個好覺
奧體中心的工程主要分為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兩大部分。李凱和他帶領的工人們于2017年夏天開始進入奧體中心施工。“主要干木工,打灰(混凝土澆筑)之前,我們織殼子(混凝土模板)。”
李凱坦言,奧體中心的建設水準高,要求嚴格。今年29歲的他,當時剛剛接觸木工行業三年時間。經驗不足,李凱帶著工人們一起鉆研,逐漸琢磨出一套效率較高的施工方案。
“最難的就是在做游泳館看臺的時候,看臺那有幾道大梁,大梁鋼筋的密度特別大,我們需要把螺桿穿過去,特別不好穿。一道梁我們要派五六個人干一天,才能干好。”
為了趕在2017年9月30日完成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李凱和數千名工人一起,分成黑白兩班,24小時不間斷施工。“白班干的進度,晚班不知道,交接那一塊是最麻煩的。溝溝道道的地方交接不到位,就容易亂模。”
而李凱作為木工的領班,需要去檢查上一班工人的工作,并把進度告訴下一班工人。“確保打灰(澆鑄混凝土)無誤。”李凱說。
“最后一段時間,為了趕工期,我7天7夜都沒睡個好覺。最后話都說不出來了,只能用筆把數字寫到模板上,讓工人照著尺寸干。”李凱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兩年春節未回家 孩子出生請假三天
如果說李凱看著奧體中心慢慢地長高的話,那體育場建設時的中建八局工長靳朝陽,則看著奧體中心從無到有拔地而起,成為鄭州的新地標。
2016年11月份,29歲的靳朝陽來到奧體中心施工現場時,“那就是一片荒地,土方剛開始開挖。”他是體育場建設的工長,所有的工人都需要他來調配。當時,他的妻子正懷著孕。
鄭州2016年的第一場雪來得很早,那時正逢奧體中心打樁。“再加上冬季的管控,壓力很大。”靳朝陽說。因為時間緊,任務重,2017年和2018年的春節,靳朝陽和工人們都沒有回家過春節。
2017年3月底,靳朝陽的妻子在醫院待產,他趕緊請假去了醫院。“孩子出生以后直接到了工地,那時候正搶地下室,產假就休了三天。”
“這么大的工程,我們做到了零傷亡。”靳朝陽說,李凱發布的抖音視頻,正是帶白色安全帽的管理人員在點人數并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
為了搶時間,工人們吃的飯直接做好,拉到工地上。“奧體中心的體量大,結構復雜,工種也比較多,協調起來難度大。再加上工期緊,付出了很多心血。”
靳朝陽坦言,兩年多的奧體中心建設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影響很大。“比較幸運,也比較自豪。這樣的工程,可能這輩子也就經歷這一個。能夠完美交付,很驕傲。”
9月8日晚,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奧體中心驚艷亮相。此前運動會開幕式彩排時,靳朝陽帶著妻子和父母,一起坐到了奧體中心的看臺上。
“現在看到它的樣子,感覺挺震撼的,也為我們中建八局感到驕傲。我自己參與建設的,無論付出多少,都值了。”靳朝陽說。
據媒體報道,奧體中心建設高峰期,現場有6000人同時進行施工,24小時不間斷。他們的辛勞和汗水,保證了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如期順利舉行。
不平凡的盛會背后總會有默默付出的平凡建設者。奧體中心鍛煉了李凱,他本來對木工不熟悉,現在他已經成了專家。但奧體中心已經成了過去,以后他還會繼續在工地上干木工,就像數千名奧體中心的建設者一樣。
編輯 施尚景 實習編輯 李英旋 吳冰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