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王琦 通訊員 李盼

市政公司:清障防汛打撈夜未眠
河南東越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在第一時間組織防汛力量,在汛前安排人員在易積水點架設6寸龍吸水泵,市政人員現場值守,提前抽排管道內積水,安排易積水路段所屬雨水泵站工作人員提前抽排,專職人員在泵站值守;同時安排人員打開易積水路段雨水收水井并擺放防汛牌,市政人員不斷巡查。

辦事處:雨后排查清潔保暢通
7月29日下午,一場暴雨突然而至。疾風驟雨過后,鄭東新區多條道路大量樹木倒伏斷枝,城市交通受到影響。為了保障公共交通的暢通與市民的出行安全,鄭東新區各個職能部門以及辦事處堅守崗位,在暴雨中送更多的人回家。
市政公司:清障防汛打撈夜未眠
險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使命。一張張昏暗模糊的照片,記錄著綠化人通宵奮戰在一線的難忘瞬間。
鄭東新區各綠化管養公司在市政園林局的調配下,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嚴重的道路進行支援,各管養單位發揚不畏艱險、連續奮戰的精神,徹夜不眠清障扶樹,高標準投入到災后搶救工作。
狂風暴雨還在肆虐之時,鄭州新發展綠化管養運營有限公司一線工程師已紛紛冒雨巡視排查管養區域。在各區域排查中,發現倒伏喬木45棵,其中道路喬木35棵。為第一時間保障道路暢通,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出動3輛搶險工程車,1臺12T自吊車,60名搶險工人趕赴現場。搶險工人在惡劣的天氣狀況下,加緊清理斷枝并收攏裝車,第一時間為道路清除障礙,保障市民在風雨中安全出行。
持續一小時的暴雨停止后,興東市政的環衛員工全員出動,進行汛后恢復保暢工作。狂風將樹葉垂落滿地,落葉貼著濕漉漉的地面,用掃帚很難清理。環衛一線員工用手將落葉收集至垃圾袋中,雙手浸泡在淤泥污水中泛了白,但他們絲毫不在意,躬身撿拾的背影讓人動容。
環衛管養四部環衛工人李玉蓮,充分發揚興東工匠恪盡職守、一心為奉獻的精神,為確保來往車輛和行人的人身安全,她從暴雨開始直到雨停積水褪去,一直堅守在打開的雨水井旁邊,一站就是3個多小時,來往的市民紛紛為她點贊。
河南東越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在第一時間組織防汛力量,在汛前安排人員在易積水點架設6寸龍吸水泵,市政人員現場值守,提前抽排管道內積水,安排易積水路段所屬雨水泵站工作人員提前抽排,專職人員在泵站值守;同時安排人員打開易積水路段雨水收水井并擺放防汛牌,市政人員不斷巡查。
在暴雨來臨時,鄭州紅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港市政公司)在鄭東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調度下,實施閘壩聯動,及時排除防汛隱患,成功度汛。暴雨停止后,紅港人成立由260名河道打撈人員組成的雨后打撈戰狼突擊隊,投入河面打撈船22艘、垃圾清運車10輛,在漂浮物集中的閘壩上下區域、跨河橋下設置橫斷河道的大型攔網對漂浮物實施攔截,將漂浮物集中、不擴散,利于河道打撈船集中打撈。對于攔污柵、漫水堰、雨水口和橡膠壩邊角區域,河面打撈船和河岸打撈人員逐個排查清理,做到精細打撈、不留死角。垃圾清運車輛全河道循環行駛,及時將漂浮物裝車運送至垃圾中轉站。每道工序井井有條、環環相扣,做到緊張有序、忙而不亂。
經過29日晚間和30日上午的高強度打撈,河面景觀已得到全面恢復,給雨后市民休閑納涼提供優美生態的河畔風光。
辦事處:雨后排查清潔保暢通
29日傍晚,祭城路街道辦事處各社區積極響應,相繼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受災受損情況統計工作。排查中發現,轄區街道有多處行道樹被大風刮倒、刮斷,志愿者們及時開展清理工作,對刮倒的樹木進行拖離并通知市政部門及時處理;在小區樓院排查中發現一棵樹刮倒后砸在一輛私家車上,志愿者第一時間聯系該小區物業公司隨即進行搶修和清理,并聯系受損業主跟物業公司協調賠償事宜,并對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設置隔離設施和警示標志。同時,志愿者深入住戶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如有安全問題可以隨時撥打社區和街道電話。
暴雨過后,龍湖辦事處迅速行動,采取措施二三級路長、城管隊員、“綠城使者”齊上陣,第一時間趕赴分管道路排查積水點、樹木倒折、圍擋破損等情況。工作人員清理路面垃圾,對下水道口擁堵的落葉進行集中清理,人機結合對路面進行沖刷,歸置東倒西歪的共享單車,利用雨后有利條件對垃圾箱、隔離護欄等城市家具進行擦拭,協調市政園林對倒塌樹木進行搬離。經過歷時4個小時的“雨后清潔保暢通”行動,轄區市容面貌煥然一新。
龍子湖街道辦事處以路長制為抓手,第一時間對轄區各路段及社區展開雨后大排查。此外,辦事處還組織社區人員對居民樓院、臨時安置區、轄區河道、施工工地等重點區域進行走訪,排查是否存在樓院積水、樹木倒伏、居民下水嬉戲等安全隱患。針對巡查中發現問題,分門別類上報區有關部門、及時聯系市政管養等職能部門進行協調溝通,確保各類雨后亂象即時整治到位。
一場雷暴大風、短時強降雨,考驗著每一個鄭東人的擔當。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鄭東新區的游園綠地,逆雨迎風、堅守一線,成為風雨中美麗的風景。
編輯:華麗娟 實習生王路路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華麗娟 實習生王路路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