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景不長,今年6月14日,劉先生突然接到了市場辦公室發的通知函,通知函稱,市場方與商戶簽訂的“租賃合同”與“運營服務合同”自2019年8月18日合同到期之日將自動終止,不再續約。

這個通知讓劉先生慌了神,因為當初入駐錦藝輕紡城的時候,就是瞄準了這里作為外遷承接地的穩定性,想在這里長期經營。如今投入了這么多精力和資金后,市場方卻突然不再續約,這讓他難以接受。
不光是劉先生,市場內許多商戶都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了同樣的遭遇。不少商戶認為,他們當初來錦藝輕紡城經營,就是沖著其外遷承接地的身份,而且很多商戶為了方便做生意,還購買了市場配套的住宅——錦藝運河上城(錦藝輕紡城的住宅組團)小區的房屋,把家安在了錦藝輕紡城附近。
輔料中心的商戶楊先生說:“要不是在這里做生意,誰會買這個小區的房?現在他們把房子賣完了,就‘卸磨殺驢’。我們可是把身家都押上了,買房子、買商鋪、店鋪裝修,加起來花了上百萬元,現在說不做就不做了,我們怎么辦?”
市場方 運營困難,連年虧損,將進行經營調整
事情真的像商戶說的那樣嗎?河南錦藝輕紡發展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安琦淵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市場方確實在近期向部分合同即將到期的商戶發了通知函。對于合同明年到期的商戶,則遵循其意愿,愿意繼續經營的,可以繼續經營到合同到期,不愿意繼續經營的,可以解約,市場方愿意引導其到附近的元通紡織城落戶。而對于自己購買了商鋪產權的商戶,則尊重其經營意愿,市場方也愿意對這些商鋪提供托管或返租服務。
同時,安琦淵表示,市場做出該決定并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了多輪的市場問卷調查才做出的決定,他說:“市場運營這些年,持續虧損,確實遇到了一些難處。整個市場2600間商鋪,招商只招到了50%。而且這些招來的商戶中,還有50%是常年不開門的,有25%是不按時交房租的,整個市場運營起來很吃力。”
河南錦藝輕紡發展有限公司招商運營部負責人鄧東方說:“鑒于種種情況,我們跟股東開會研究了市場的問題,決定對市場逐步進行經營調整,補充其他業態進來。”
問題 周邊修路、管理摩擦……市場面臨“內憂外患”
錦藝輕紡城這些年究竟經歷了什么,為何會走到如今的艱難境地呢?
據錦藝輕紡城官方微信資料顯示,該市場于2016年8月19日開業。作為一個新市場,錦藝輕紡城的發展需要培育期。不過,也有商戶表示,市場生意一直不好,主要是因為市場方的運營有問題。商戶王女士說,市場管理方的樓層設置有問題,市場二樓的床上用品交易中心銷售的是家紡類產品,這類產品多是批發和零售結合的,應該放在一樓,方便普通市民選購,也能為市場增加人氣。而市場一樓的面料、棉布交易中心的客戶多為廠家,應該放在二樓。此外,多位商戶表示市場方的管理較為死板。
對于商戶反映的這些問題,市場管理方也表示很委屈。安琦淵說:“市場的管理模式是規范化的商業管理模式,而市場的商戶很多之前是在傳統市場經營很久的散戶,在日常管理中雙方確實積累了很多摩擦。”
除此之外,錦藝輕紡城還因消防問題被多次通報,要求整改。另外,據資料顯示,2018年5月起,鄭州建設路至隴海西路段封閉施工,西四環斷行,影響了市場的交通,對商戶的生意產生不小的影響。
“內憂外患”使得市場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河南商報記者近日探訪時發現,市場內非常冷清,一樓和二樓均能看到大面積的空鋪存在。
回應 市場方將對部分商戶進行補償,并安排承接市場
市場經營情況不好,運營方和商戶都是受害者。河南商報記者從市場所屬的須水街道辦事處了解到,辦事處已經組織了市場方和商戶代表進行過幾次調解,雙方并未達成一致。須水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辦事處將繼續積極協調,保障商戶利益。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就商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采訪了河南錦藝輕紡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
如何處理商戶的賠償問題?
錦藝輕紡城:對于合同未到期主動要撤出的這部分商戶,并且因為市場引入其他業態干擾到其經營的,可以按折舊裝修對其進行補償。
想要繼續在市場經營的輕紡商戶,市場將如何安排?
錦藝輕紡城:可以將這部分商戶歸攏起來,劃一個專門的區域(三四千平方米面積)供其經營輕紡業態。但是需要這部分商戶內部協商好,同意統一搬到市場方指定的區域經營。
同意搬走的商戶,市場如何安排承接地?
錦藝輕紡城:已經與元通紡織城協商過,元通紡織城將提供35000平方米的場地,用于承接錦藝輕紡城商戶。此外,市場方已在該市場周邊協調出50000平方米的倉庫供商戶使用。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楊益瑩/文 張郁/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這個通知讓劉先生慌了神,因為當初入駐錦藝輕紡城的時候,就是瞄準了這里作為外遷承接地的穩定性,想在這里長期經營。如今投入了這么多精力和資金后,市場方卻突然不再續約,這讓他難以接受。
不光是劉先生,市場內許多商戶都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了同樣的遭遇。不少商戶認為,他們當初來錦藝輕紡城經營,就是沖著其外遷承接地的身份,而且很多商戶為了方便做生意,還購買了市場配套的住宅——錦藝運河上城(錦藝輕紡城的住宅組團)小區的房屋,把家安在了錦藝輕紡城附近。
輔料中心的商戶楊先生說:“要不是在這里做生意,誰會買這個小區的房?現在他們把房子賣完了,就‘卸磨殺驢’。我們可是把身家都押上了,買房子、買商鋪、店鋪裝修,加起來花了上百萬元,現在說不做就不做了,我們怎么辦?”
市場方 運營困難,連年虧損,將進行經營調整
事情真的像商戶說的那樣嗎?河南錦藝輕紡發展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安琦淵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市場方確實在近期向部分合同即將到期的商戶發了通知函。對于合同明年到期的商戶,則遵循其意愿,愿意繼續經營的,可以繼續經營到合同到期,不愿意繼續經營的,可以解約,市場方愿意引導其到附近的元通紡織城落戶。而對于自己購買了商鋪產權的商戶,則尊重其經營意愿,市場方也愿意對這些商鋪提供托管或返租服務。
同時,安琦淵表示,市場做出該決定并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了多輪的市場問卷調查才做出的決定,他說:“市場運營這些年,持續虧損,確實遇到了一些難處。整個市場2600間商鋪,招商只招到了50%。而且這些招來的商戶中,還有50%是常年不開門的,有25%是不按時交房租的,整個市場運營起來很吃力。”
河南錦藝輕紡發展有限公司招商運營部負責人鄧東方說:“鑒于種種情況,我們跟股東開會研究了市場的問題,決定對市場逐步進行經營調整,補充其他業態進來。”
問題 周邊修路、管理摩擦……市場面臨“內憂外患”
錦藝輕紡城這些年究竟經歷了什么,為何會走到如今的艱難境地呢?
據錦藝輕紡城官方微信資料顯示,該市場于2016年8月19日開業。作為一個新市場,錦藝輕紡城的發展需要培育期。不過,也有商戶表示,市場生意一直不好,主要是因為市場方的運營有問題。商戶王女士說,市場管理方的樓層設置有問題,市場二樓的床上用品交易中心銷售的是家紡類產品,這類產品多是批發和零售結合的,應該放在一樓,方便普通市民選購,也能為市場增加人氣。而市場一樓的面料、棉布交易中心的客戶多為廠家,應該放在二樓。此外,多位商戶表示市場方的管理較為死板。
對于商戶反映的這些問題,市場管理方也表示很委屈。安琦淵說:“市場的管理模式是規范化的商業管理模式,而市場的商戶很多之前是在傳統市場經營很久的散戶,在日常管理中雙方確實積累了很多摩擦。”
除此之外,錦藝輕紡城還因消防問題被多次通報,要求整改。另外,據資料顯示,2018年5月起,鄭州建設路至隴海西路段封閉施工,西四環斷行,影響了市場的交通,對商戶的生意產生不小的影響。
“內憂外患”使得市場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河南商報記者近日探訪時發現,市場內非常冷清,一樓和二樓均能看到大面積的空鋪存在。
回應 市場方將對部分商戶進行補償,并安排承接市場
市場經營情況不好,運營方和商戶都是受害者。河南商報記者從市場所屬的須水街道辦事處了解到,辦事處已經組織了市場方和商戶代表進行過幾次調解,雙方并未達成一致。須水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辦事處將繼續積極協調,保障商戶利益。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就商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采訪了河南錦藝輕紡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
如何處理商戶的賠償問題?
錦藝輕紡城:對于合同未到期主動要撤出的這部分商戶,并且因為市場引入其他業態干擾到其經營的,可以按折舊裝修對其進行補償。
想要繼續在市場經營的輕紡商戶,市場將如何安排?
錦藝輕紡城:可以將這部分商戶歸攏起來,劃一個專門的區域(三四千平方米面積)供其經營輕紡業態。但是需要這部分商戶內部協商好,同意統一搬到市場方指定的區域經營。
同意搬走的商戶,市場如何安排承接地?
錦藝輕紡城:已經與元通紡織城協商過,元通紡織城將提供35000平方米的場地,用于承接錦藝輕紡城商戶。此外,市場方已在該市場周邊協調出50000平方米的倉庫供商戶使用。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楊益瑩/文 張郁/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