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8日獲悉,來自濮陽的雜技、古樂、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正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2019年聯合國中文日活動,與世界共同分享濮陽文化發展成果。
聯合國中文日是聯合國推廣中文的重要平臺。2010年,為慶賀多種語言的使用和文化多樣性,并促進6種官方語言在聯合國的平等使用,聯合國語言日正式啟動。其中,中文日定在農歷二十四節氣的“谷雨”,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
濮陽作為“倉頡故里”“中華龍都”,在本次活動中展示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濮陽華夏衛風樂團帶來多首中國風古樂,還特意用編鐘、古箏、箜篌等中國古典樂器演奏貝多芬名曲《歡樂頌》;河南省雜技集團的演員用精湛的雜技藝術和優美的表演,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麥稈畫、通草浮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讓觀眾領略到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近年來,濮陽深入挖掘龍文化、雜技文化、紅色文化、孝道文化、倉頡文化、姓氏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積極打造文化品牌產品,加強對外文化經貿交流,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的篇章。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 王映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聯合國中文日是聯合國推廣中文的重要平臺。2010年,為慶賀多種語言的使用和文化多樣性,并促進6種官方語言在聯合國的平等使用,聯合國語言日正式啟動。其中,中文日定在農歷二十四節氣的“谷雨”,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
濮陽作為“倉頡故里”“中華龍都”,在本次活動中展示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濮陽華夏衛風樂團帶來多首中國風古樂,還特意用編鐘、古箏、箜篌等中國古典樂器演奏貝多芬名曲《歡樂頌》;河南省雜技集團的演員用精湛的雜技藝術和優美的表演,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麥稈畫、通草浮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讓觀眾領略到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近年來,濮陽深入挖掘龍文化、雜技文化、紅色文化、孝道文化、倉頡文化、姓氏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積極打造文化品牌產品,加強對外文化經貿交流,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的篇章。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 王映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