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工智能、機器人裝備、新能源汽車……農業大省的河南正在發力科技創新。如何讓科技創新更前沿,如何讓創造潛能充分迸發?
1月15日,在接受大河報記者采訪時,九三學社鄭州市委主委、省政協委員鄭高飛提議: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共建河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下稱河南產研院)。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產業技術研發機構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創新型經濟的重要基石。而目前全國1500多位院士中河南只有27人,河南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3。鄭高飛認為成立河南產研院的目標就是將其打造成河南科創“最強智囊團”,勢在必行。
具體怎么規劃怎么建?他建議將河南省產研院明確為無級別、無編制的省屬事業單位,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聘請國內外知名科技創新人士擔任名譽院長和執行院長。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戰略部署,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有前瞻性、導向性地組織開展產業戰略研究和重大技術創新集成項目。
同時以河南省產研院名義成立對應的市場化公司,破解單一產研院市場化不足的體制難題,形成公益性職能和市場化手段相互促進、體制內外優勢互補的發展模式。
在拓展網絡布局方面,鄭高飛建議,建立專業研究所預備制度和動態管理機制,以會員形式分批吸納分布在不同領域、不同體制、不同行業的高水平產業技術研發機構加盟,并根據年度績效考核情況給予前瞻性科研資助。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創新財政專項引導資金獎補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全社會資源和力量參與,優先鼓勵民間投資和企業通過多元投資和多種機制組建專業研究所。
鄭高飛還建議應充分賦能放權。進一步改革創新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健全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支持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會員加盟模式和“民辦公助”的科研機構管理模式,支持專業研究所以需求為導向進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以產品為目標匯聚創新成果進行二次開發,以企業為對象開展合同科研服務,通過衍生企業、孵化企業和服務企業實現技術成果產業化,為河南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