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鄭州、新鄉)融城,在省人大代表、新鄉市平原示范區橋北鄉鹽店村黨支部書記關源群看來,兩城的“融點”在平原新區。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大河客戶端

1月14日,前來參加河南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的關源群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他準備提出“加快建設實施跨黃城際軌道交通的必要性”的議案,比如說,目前鄭州運行的地鐵2號線能否往北跨過黃河延長至平原新區呢?

【緣由】黃河北“世外桃源”靜等鄭州市民來
關源群說,隨著中原城市群戰略的實施,平原示范區與鄭州之間經濟往來日益密切,人口流動顯著增加。經過調研,2018全年豫A牌照小型汽車經鄭新黃河大橋往返鄭州與平原示范區之間已經三四百萬余次,“同城效應”逐漸明顯。但是平原示范區與鄭州之間只有三座跨河橋梁進行連接,聯系通道不足,現有G107、G107復線等干線公路壓力巨大,難以支撐平原示范區與鄭州之間的深度融合、同城發展。
再者,黃河北岸分布著平原示范區、原陽、獲嘉、武陟等多個縣市區,區域規劃人口約150萬人,經濟發展整體水平在河南省內排名靠后。隨著鄭州大都市區建立,產業體系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漸遷移至上述區域,但是往返鄭州距離較遠,交通不變,不利于企業穩定發展。
“以我們村為例,種植有8000多畝桃園,村民依靠種桃賣桃脫貧,但是今后要長遠考慮,也離不開交通的發展。”關源群說,他所在的村子有河南省最大的桃子種植基地,每年舉辦桃花節,今后將規劃發展旅游業,如果有便利的交通把鄭州的市民吸引過來,將是另一番景象。
【建議】鄭州地鐵北延長至平原新區
因此,參加今年的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關源群準備了自己的議案——加快建設實施跨黃城際軌道交通的必要性,具體就是目前鄭州運行的地鐵2號線能否跨過黃河延伸至平原新區。
他認為,在平原示范區與鄭州之間設立跨越黃河軌道交通(地鐵)是現實所需,可以推動資源融合、產業融合、功能融合、管理融合,促進資本、人力、技術、產業等的自由流動,共同打造在全國具有顯著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有利于加快推動鄭州大都市區和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最終實現中原城市群戰略。
而且平原新區位置在黃河北居中,距離周邊縣(市)較近,若建立軌道交通(地鐵),可以輻射周邊區域,充分滿足人員的朝夕式交通需要,不受任何天氣影響,節省企業成本,保證企業穩定發展,帶動農民致富,進而以點帶面,帶動、影響更大區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此外,通過建立跨河軌道交通(地鐵),平原示范區將成為鄭州周邊次一級交通節點,上述區域人口將由鄭州集中、疏散變為在平原示范區集中、疏散,大大緩解鄭州市內交通環境壓力,大大提升鄭州市居民生活滿意度。
如何實施這一構想?他建議說,政府部門在建立軌道交通之前,可以提前謀劃,通過物業開發與軌道交通建設相結合,使站點周邊區域逐步成為產城融合先行示范區,進一步增強了商業中心的聚集輻射功能;通過開展TOD綜合開發,實現軌道交通與商業聚集、社區發展的有機銜接,形成了沿線土地綜合開發與軌道運營“相互喂養”模式,進一步彌補軌道交通建設及運營資金缺口,有效支撐了軌道交通建設可持續發展。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來源:大河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