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建設10周年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論壇上發布了《集聚區10周年發展報告》(簡稱《報告》),集中展示了10年來河南省產業集聚區為地方經濟作出的貢獻、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法等。
2008年底,河南省實施產業集聚區戰略。10年來,河南省已經發展產業集聚區180個;依托產業集聚區形成了18個千億級產業集群、14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可以說,集聚區已經成為河南省經濟建設主平臺。”河南省發改委產業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胡美林說。
產業集聚拉動了河南經濟,更是直觀地帶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報告》認為,產業集聚區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的增長極,成為區域經濟特別是縣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也是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的主平臺。截至2017年,河南全省共建成產業集聚區面積達2100平方公里。近5年來,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76億美元,占全省的60.4%;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8萬億元,占全省的62.7%;全省各地集聚區吸引來了富士康、海爾、格力、百威、騰訊、微軟、甲骨文、阿里巴巴一批行業巨頭扎堆入駐。
集聚區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成為吸納轉移就業特別是農民就業的主陣地,促進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2017年,河南省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達到465萬人,近5年來增加200多萬人,吸納河南省內勞動力轉移就業占到全省的1/4以上。
來源:河南商報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崔莉莉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