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新村街道辦事處黨群服務中心,坐落于南陽路農業路交叉口西北角,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是以服務半徑500—1000 米內的3—5萬左右居民為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涵蓋政務類、社會事業類和生活配套類等主要方面的綜合性服務中心。
主樓一棟共5層,近3000平方米。中心設有黨建活動中心、政務服務大廳、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兒童之家、借閱室、音樂室、畫室、烘焙室等23個功能室。
11月26日上午,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揭牌儀式后,領導一行參觀了黨群服務中心,對中心內設功能分區一一實地體驗,詳細詢問了中心的服務對象、制度建設和運作情況。當得知黨群服務中心面向轄區基層黨組織、群團組織、非公企業和廣大群眾免費開放,既是街道聯系服務黨員的平臺,也是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平臺時,領導表示贊同,寄望黨群服務中心在豐富文化生活、密切黨群關系、服務基層群眾、社會治理創新、形成黨建合力方面做出貢獻、做出品牌。
“四運營”體系
【運營品牌】“連心橋”
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以“連心橋”作為品牌名稱,旨在將中心打造成黨委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連心橋。該品牌起源于南陽新村街道2018年實施的鄭州市志愿服務援助項目——社區黨群連心橋項目,“連心橋”一詞具有新村特色,體現了黨群服務中心的宗旨和特點。
【運營理念】黨建+社工+社會+群眾
根據辦事處實際和區域特色,黨群服務中心運用“黨建引領,社工服務,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工作理念,推動黨建引導、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的融合發展,致力于為居民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力求為群眾提供360°的全方位服務,努力構建全新的城市黨建“聯盟”。
【運營模式】“1+2+3+4”
一個引領:以黨建為核心引領。
兩支隊伍:充分發揮黨員老媽媽服務隊、綠城社工服務站的示范帶動和參與作用。
三級聯動: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機制。區直部門指導、街道主導、社區參與。
四方協同:街道社區、社工與志愿者、社會組織、企業四方協同運作。
【運營目標】打造“黨群服務自由港”
打造黨建引領下的“精準精細、智慧便捷、溫馨和諧、共聯共享”黨群服務自由港。
精準精細: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在服務上力求精準精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智慧便捷:在管理與服務上打造“智慧中心”,讓群眾參與服務、享受服務更快捷;溫馨和諧:注重打造“家”文化,讓中心成為人人樂享的和諧家園;共聯共享:在探索并實施“1-3-4”社區治理模式的基礎上,構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與12個社區黨群服務站點全聯通、全開放的大黨群服務中心格局,打造街道——社區黨群服務共同體,實現服務與資源的共聯共享,形成“黨群服務自由港”。
“建”好是基礎,“用”好是關鍵
南陽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連卿表示:“黨群服務中心的啟用,標志著南陽新村街道在堅持黨的領導,構建新型社區治理結構和服務體系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街道將黨建服務、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社工與志愿服務、文體服務五大服務協調推進,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讓黨建引領下的惠民服務更貼近基層實際、滿足群眾需求,切實構建起和諧緊密互動的新型黨群關系。”
“建”好是基礎,“用”好是關鍵。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的功能作用,提升社會治理服務水平,使其建設成為思想政治的引領平臺,基層政務的服務窗口,黨員骨干的培訓基地,居民群眾的活動場所,讓黨群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逐漸實現居民不出社區、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所需服務,讓群眾參與服務、享受服務更方便、更快捷。
作者:鄭報融媒記者 王翠 通訊員 李勝利 王璐 文/圖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鄭報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