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朋友圈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同是腰椎間盤、腰椎管,為何就你最‘突出’、最‘狹窄’?”這句話讓人聽了忍俊不禁,但我們可曾想過,當腰椎疾病真的找上門來時,我們還能這么輕松地開玩笑嗎?
而眼前的事實卻不能讓我們輕松起來,腰腿痛的發病率僅次于感冒,我們身邊十個人有八個人會出現腰腿疼。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椎間盤中心周紅剛主任介紹,腰椎疾病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病”,逐步呈現出“年輕化”“廣泛化”的趨勢,門診上經常遇見被此病折磨的中學生和耄耋老人。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眉頭一皺,發現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并不是那么簡單呢?
原因
腰腿病
當心是腰椎退行性改變
“大部分腰椎管狹窄癥都是由腰椎退行性改變、黃韌帶肥厚、小關節增生、脊柱滑脫(峽部裂)、脊柱側彎畸形等引起。”據周紅剛主任介紹,大多數腰椎管狹窄癥患者都有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患者走一段路后(通常為數百米,嚴重時可為數十米),出現一側或雙側腰酸、腰痛、下肢麻木、酸脹、酸沉、無力,導致無法繼續行走,但蹲下或坐下,休息數分鐘后,上述癥狀即可緩解或消失,然后又可繼續行走,再行走一段路后,又出現上述癥狀,需要再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如此情況反復出現。間歇性跛行的表現可逐漸加重,即能堅持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需要休息的時間越來越長。
而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往往表現為腰部疼痛,伴有臀部及大腿的疼痛,甚至放射至小腿和足部。起初時疼痛不很重,有肌肉疲勞感,稍微休息或更換體位后可以好轉。隨著病情的發展,常伴有感覺異常或局部麻木感,甚至有的患者會陰部有麻木、脹熱感和針刺樣感覺,少數病人有性功能及大小便障礙。
治療
優選椎間孔鏡微創技術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的治療困惑著許多患者,因為現在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年輕人往往保守治療沒有效果,疼痛厲害且接受不了手術,而老年人的腰椎管狹窄,不單純是腰椎病,而且多數伴有心肺腎等器官疾病,這部分患者往往會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不能承受大的全麻開放式手術。
難道只能長期忍受腰腿痛的折磨而束手無策嗎?當然不是,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和醫生技術的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已成為局麻下微創治療的常規疾病之一,尤其是在計算機導航下更加精準,患者幾乎感覺不到疼痛,住院時間短、康復快,治療效果能完全達到甚至優于外科手術。
目前脊柱微創技術很成熟,大多數醫院也都在開展,作為一直跟進國際前沿的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椎間盤中心團隊來說,走差異化發展是他們一直堅持的路線,計算機導航下椎間孔鏡技術治療頸、胸、腰椎疾病,寬通道微創技術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鏡下融合技術等這些一流的技術在椎間盤中心不斷被做大做強,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精”。
為更好地服務患者,在該院東院區H座14樓椎間盤中心B病區脊柱疑難病會診中心,每周四14:30都會會聚來自全國數十家醫院的幾十名脊柱專家,專門針對頸椎、腰椎、胸椎等脊柱復雜疑難病例進行會診,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記者:河南商報 李佳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