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全省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培訓班邀請到的莊聰生,為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他詳細闡述了民營經濟進入新時代面臨的市場變化,以及不得不轉型發展的原因,并與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分享了他所見所聞的營商環境,引發學員的共鳴。
河南商報采擷部分精要,分享給更多非公企業。
談短缺經濟變為過剩經濟:現在商品琳瑯滿目,沒有什么還短缺,只有兩樣:教育和醫療。北京一個最好的神經內科專家號,100元的掛號費,黃牛能倒賣到3000塊錢,恐怕賣毒品的利潤也沒有這個高。
談企業發展途徑變化:那些獲得風投追捧的創業公司,大都帶著科技和創新的基因。今天,我們仍然要靠勤奮吃苦,更要靠資本和腦子。
談企業財務成本和稅負:小微企業民間借貸月利率1.55%,年化利率達到了18.55%,顯然很高啊。今年,我們的增值稅降到了16%,但是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超過13%的,也是很高,可能會考慮進一步簡并稅率,降低稅負。
談電商發展:10年前我們的電商交易不足全球的1%,現在我們占到40%。以前我們出國,大使館發短信提醒要少帶現金,以防丟失,現在大使館提示的是:你還是要帶一些現金吧,要不然,不像在國內,你到哪兒買東西都能掃二維碼。
談發展方式轉變:過去我們求溫飽,現在求環保;過去我們求生存,現在求生態。我們的發展理念已經轉變為: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民營企業家要跟上這種轉變。
談企業家資源:世行的數據顯示,開辦企業的效率,每壓縮10天,當地的投資就會增加0.3個百分點。當前我們最稀缺的就是企業家資源,有一次我在駐馬店說,你們駐馬店也不需要“駐”多少馬,能“駐”來兩匹馬——馬云、馬化騰,那就很可以了。
談企業家:什么是企業家?我認為企業家是資本的所有者,資源的組織者,創新的實踐者,財富的創造者,責任的擔當者,是市場經濟的活力之源。在財富涌現的現代社會,擁有和運用一份產權,越來越是承擔一份資產增值的責任,體現一份為社會大眾創造財富的客觀或主觀效果。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王俊偉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