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這一句廣告語記錄著中國低度酒代表、被譽為“張老大”的張弓酒曾經的輝煌。8月20日上午,河南省張弓酒廠相關資產在鄭州進行公開拍賣。隨著幾聲清脆的槌聲,河南省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以4.15億元成功競買河南省張弓酒廠及相關資產。此次收購也將三家“張弓”推入大家的視野:張弓酒廠、張弓酒業、張弓老酒。這些讓人傻傻分不清的“張弓”從何而來?與本次收購又有哪些關系呢?
一場拍賣
暴露了3個“張弓”尷尬
最早的“張弓”組建于1951年地方國營寧陵縣張弓酒廠。1973年,張弓成功研制出38°低度酒,開我國低度白酒之先河,并接連在第四屆、第五屆全國白酒評比中榮膺銀質獎。
很多人都知道, 衰落之后的“張弓”演變為南北兩廠。2002年,河南省張弓酒廠倒閉。2003年,河南張弓酒業有限公司進駐北廠;2012年,河南張弓老酒酒業公司進駐南廠。這兩家公司與創下無數輝煌的河南省張弓酒廠都是租賃經營的關系。人們習慣以北廠和南廠區分“張弓酒業”與“張弓老酒”,此次的股權拍得方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正是人們所說的“老南廠”。
當天下午在張弓老酒舉辦的“河南張弓老酒酒業收購河南省張弓酒廠媒體見面會”上,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天志強調,河南省張弓酒廠破產后進行租賃經營,2003年將北廠租給張弓酒業,租期20年,而南廠擱置了。南廠較老,北廠是新建的。老南廠擁有釀酒的資源優勢,北廠擁有品牌和商標。
2012年7月,鄧天志在張弓酒廠老南廠基礎上新組建股份制企業河南省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盤活了閑置10多年的國有資產,先后投入資金1.2億元,對原來的廠房設施、釀酒設備等進行了全面整修改造;對被譽為“河南第一窖”的數百個百年老窖池進行了重新開發,讓張弓老酒酒業重新煥發新活力。
事實上,由于租賃所有權的不同,張弓商標、酒廠、生產基地由北廠持有,而南廠擁有張弓的百年窖池。因為南廠無權使用“張弓”商標,出資200多萬購買了“皇封”品牌,后來又注冊了“老南廠”品牌。“張弓”品牌近年來市場表現不佳。曾經貴為豫酒“六朵金花”之一的它已經被擠出“金花”隊伍,成了“銀花”行列的一員。
豫酒振興
張弓資產重組勢在必行
今年1月,河南省張弓酒廠正式破產并啟動清算程序。在8月2日舉行的河南省白酒業轉型發展2018年度工作推進會上,提出要把“加快張弓酒業制訂資產處置方案和重組方案,力爭下半年完成新公司組建”作為2018年豫酒振興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省委、省政府振興豫酒的戰略背景下,此次張弓酒廠的成功拍賣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省內酒行業這次大動作,中國釀酒大師、張弓老酒酒業總工程師孫西玉感嘆道,作為張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親身經歷了張弓酒的興衰起落,張弓老酒成功收購河南省張弓酒廠是個好消息,張弓酒新的發展契機來了。
“南北”統一
也許還有一段路要走
鄧天志說,這次成功收購包含了廠房、土地、品牌、設備等。他們下一步要組建“新張弓”,至少還要在廠區設備上投入2個億,計劃建造現代化釀酒車間,要應用人工智能,有可能使用機器人。目標在2019年讓兩個酒廠銷售收入達到2億~3億元,在未來5~10年,使銷售收入達到30億元到50億元,有信心將 “新張弓”上市。
不少業內人士都關心,北廠和河南省張弓酒廠的租賃合同仍未到期,是否會對南北兩廠的生產造成影響?對此,鄧天志稱,隨著河南省張弓酒廠的破產,按照《破產法》規定,南北兩廠與河南省張弓酒廠的租賃關系已自動取消。而河南省張弓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亞杰則稱,張弓酒業和河南省張弓酒廠是租賃關系,租賃合同2023年到期,河南省張弓酒廠的拍賣和張弓酒業沒有任何關系,簽訂的合同不會受拍賣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張弓老酒成功收購河南省張弓酒廠,如果順利實現南北廠統一,可以統一調用張弓相關資產與資源,坐擁商丘本地近10億級的市場以及蘇魯豫皖交界處的地緣優勢,市場競爭力將大大增強,“張弓”這一情感符號也得以延續和發揚。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齊亞瓊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商報
